失眠抑郁

失眠症 抑郁症
焦虑症

精神卫生

精神分裂症 精神障碍
狂躁症

神经疾病

神经衰弱 妄想症
恐惧症

心理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障碍
癔症
您的位置:济南远大脑康医院 > 新闻中心 >

帕金森综合症

文章来源:济南远大脑康医院 日期:09-10

 帕金森综合症常见问题解答——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专家为您解读

问:什么是帕金森综合症?它和帕金森病是一回事吗?

答: “帕金森综合症”是一个广义的医学术语,指的是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姿势平衡障碍四大核心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而“帕金森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原发性、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多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减少有关。

除此之外,帕金森综合症还包括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如中毒、脑炎后、脑外伤等引起)、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以及药物诱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等。

简单来说,帕金森病是帕金森综合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但并非所有帕金森综合症都是帕金森病。准确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


问:帕金森综合症有哪些典型症状?早期容易被忽视吗?

答: 是的,许多患者在早期未能及时识别,导致延误诊治。典型症状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

一、核心运动症状:

  1. 运动迟缓:动作变慢,启动困难,如穿衣、刷牙、走路缓慢,面部表情减少(面具脸)。
  2. 静止性震颤:肢体在完全放松时出现节律性抖动,典型表现为“搓丸样”手部震颤,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
  3. 肌强直:肌肉持续紧张,关节活动阻力增加,可呈“铅管样”或“齿轮样”僵硬。
  4. 姿势平衡障碍:步态不稳,起步困难,小碎步前冲(慌张步态),易跌倒。

二、非运动症状(常早于运动症状出现):

  • 嗅觉减退
  • 睡眠障碍(如夜间大喊、拳打脚踢)
  • 便秘
  • 情绪低落、焦虑
  • 认知功能下降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

这些早期信号往往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或“亚健康”,需提高警惕。


问:帕金森综合症能治好吗?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 目前,帕金森病及多数帕金森综合症尚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长期管理,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长期保持较好的生活能力。

治疗强调“综合干预、个体化方案、全程管理”,主要包括:

  1. 药物治疗:如多巴胺替代疗法(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是控制症状的主要手段。
  2. 中医辨证施治:通过中药调理肝肾、益气养血、熄风通络,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有助于缓解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改善整体状态。
  3. 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语言训练、步态训练等,能有效维持功能,预防跌倒。
  4. 心理支持:关注情绪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5. 严重病例可评估微创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等。

治疗目标是“带病生存,活得有质量”。


问: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经历?

答: 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在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手抖三年误当颈椎病,精准诊断开启规范治疗

赵先生,67岁,退休工人。三年前开始右手不灵活,拿筷子夹菜总抖,以为是“颈椎不好”或“累着了”,自行按摩理疗无效。近两年症状加重,走路变慢,右腿拖地,翻身困难,情绪也日渐低落。

来我院就诊时,医生发现其右侧肢体明显僵硬,右手呈典型“搓丸样”震颤,行走时右臂摆动减少,初步判断为帕金森病。经系统评估排除其他类型帕金森综合症后,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

我院为其制定“西药+中药+康复”三位一体方案:服用左旋多巴控制核心症状,同时给予补肾填精、柔肝熄风的中药汤剂调理体质,并安排每周三次的步态与平衡康复训练。

治疗三个月后,赵先生的手抖明显减轻,行走更稳,生活基本自理。家属反馈其情绪也逐渐开朗,坚持随访两年,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案例二:年轻 onset 帕金森,中西医结合延缓进展

小周,48岁,程序员。四年前出现左手写字变小、动作迟缓,因年龄较轻,一度怀疑自己患重病,辗转多家医院。最终在我院通过专业量表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早发型帕金森病。

考虑到患者年轻,长期用药可能面临运动并发症风险,我院专家采取“低剂量药物+强化中医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的策略。除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剂外,重点采用针灸(百会、风池、太冲等穴位)配合疏肝益肾的中药方剂,并指导其进行太极拳和认知训练。

五年来,小周坚持规范治疗和定期复诊,症状控制良好,仍能从事部分轻度工作,未出现明显异动或剂末现象。他表示:“虽然生病了,但在医生帮助下,我学会了与疾病共处,生活依然有希望。”


问:帕金森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答: 建议患者及家属注意以下几点:

  • 规律服药:严格遵医嘱,不随意增减或停药;
  • 坚持锻炼:如散步、太极、八段锦等,增强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 饮食均衡:高纤维、易消化,避免高蛋白影响药效;
  • 安全防护:家中防滑、去障碍,预防跌倒;
  •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家人多陪伴支持;
  •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在帕金森及运动障碍性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注重中西医协同、身心同治,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从诊断、治疗到康复、随访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帮助患者延缓进展、改善功能、重拾生活信心。

本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jnjsb.net.cn/news/2530.html

医院地图
网络在线咨询
网络在线咨询
马上提问 即时回复 →
QQ在线咨询
QQ在线咨询
实时沟通 免费答疑 →
在线了解详情
在线了解详情
济南精神病医院咨询 →